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场所,更应成为“探究的共同体”——第九场教学发展沙龙探讨如何营造探究的课堂

发布日期: 2018-05-28  作者:    浏览次数: 165 


2018525日,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会举办了第九期(2018年春季学期第二场)教学发展沙龙,沙龙在徐汇校区三教206举行,沙龙的主题为课堂应成为‘探究的共同体’,由教育学院董玲副教授主讲,黄友初教授担任评讲主持人。来自我校10个学院的部分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沙龙上,董老师基于自己在上海纽约大学的听课感受,从该校一门选修课《Fairy Tales for the 21st Century》的主旨,即:“童话可以让儿童和成人理解这个世界的不可预测性,那么21世纪的童话又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出发,提出了“课堂应成为探究的共同体”这一观点。董老师从教学方式的介绍,课程评价,感想与借鉴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首先是教学方式。该课程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对话式教学,具体形式包括师生间的对话、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学生可以在在尊重、包容的氛围中围绕各自的艺术作品,即童话的改编、创编成果展开讨论,比如:“为什么你要在这个故事中增设这个人物?为什么安排这个情节?这样做的意义何在?”等等。其次是课程评价。课程评价包括学生间的评价、同系教师串门点评、期末作品集中展示。学生最终的成绩来源于四个部分:课时参与(25%),入手、创建人物、解释关键行为、创建童话世界等四次作业(40%),博客帖子(15%)和最终作品(20%)。最后是感想和借鉴部分。董老师认为,探究的本质其实是一种自我批判的实践,相比强调陈述性知识记忆、基本技能复制、应试能力提升的传统课堂,探究的课堂一方面更能激发学生的深层次思考与理解,即跳出问题的表象、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在广阔的空间与悠久的历史中展开深层次的思维碰撞;另一方面更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而增强对当下问题的实际体验。要实现这种探究性的课堂教学,教师首先需要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将教学的重点从知识技能的传递转变为激发学生的认知性、伦理性、社会性能力。其次是向学生、同事的实践学习。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同事的实践可以丰富教师对于探究型课堂的理解;最后是自身的反思,教师只有将学生的疑问、同事的意见建议真正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才能提出更有意义的问题、调动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在沙龙的研讨环节,与会老师们围绕如何营造探究的课堂展开了热烈讨论,如有的教师提出,我国的文化传统和教育制度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参与讨论的能动性,即使在课堂上运用这种教学形式也未必能听到学生内心真实的声音。还有的教师指出了我们当前课程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如缺乏过程性评价、评分标准不够细致等等。沙龙气氛十分热烈,教师普遍认为沙龙的举办对他们帮助很大。



黄友初教授做了讲评,上海纽约大学的课堂文化、教学体制、学生的能力和我们存在较大差异,所以照抄对方的做法未必可行,但有些方面还是值得我们借鉴。首先,要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这也是探究的课堂最显著的特征。其次,在让学生参与时,要改变知识的传递、思维的训练都要跟随教师的思路,即“让学生听我的”,而要探索出一条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具有自身特色的路,尽可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教学实践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最后,教无定法。教学没有固定的方式和套路,同样一门课,不同风格老师各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所以,上好一门课需要结合教师的风格、学生的实际和这门课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出最适合的教学方式。

最后,黄友初教授指出,教学发展沙龙活动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十分有意义,希望通过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能够将对教学改革的期望转化为现实。

  

上师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2018528